背景:
 : : 首页  校友文苑

生与死

[日期:2013-06-20]         阅读:51 [字体: ]


  不时听到青少年猝死的消息,令人惋惜和深思。我想,这与缺少生与死的教育有关。关于死亡,网上负面的多,正面的少。人生哲学书本中,谈生的多,谈死的极少。死生亦大矣!对于死亡,既不要谈虎色变,也不必噤若寒蝉。经历过至亲好友亡故或九死一生考验的人更能认清人为什么活。因为经过这些磨难的人在回首往事时,会想一想:如果故人大难不死,还能享受多少文明进步的成果,对社会对家庭又能作出多少贡献;如果自己不幸作古,后来家业的发展也就成了泡影。反思的结论:只有生才能创造文明,享受文明,生命是无价之宝,生命是财富、快乐和幸福的源泉。轻生只能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
  一 路 走好安 息吧,用这些话与死者告别,耐人寻味。语言的智慧把令人震惊和痛苦至极转化为平静告别和深情祝福。但把死亡解读为睡眠或回乡,或远游,只是比喻。如果把这种比喻当真,像宗教宣扬的那样,死亡能使人脱离苦海,进入天堂,那就由聪明转化为愚蠢,由幻想转化为谎言了。把死与生等同是荒诞的。安眠、回乡、旅游,一切美好的经历只有活着才能享受到。天堂只有建设才能实现。要认清生的责任和死的后果,珍惜生命!
  只有深知死亡的后果,才能明白生的价值。反之,只有真正懂得人生价值,才能死得其所。许多学者教学创作到死亡前夕,不少家庭主妇操劳到最后一刻。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是劳动者最好的归宿。革命先烈为振兴中华献出生命,平民英雄履行职责舍己为人,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国魂。
  同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死亡的几率小得多。然而,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天灾人祸同样威胁着年轻的生命。对癌症、心梗、中风、抑郁等疾病如果不注意防治,很可能在大病突发时措手不及。少儿夭折、英年早逝的教训提醒人们:保持警惕,关注安全,学会养生,身心健康,才能圆满经历人生,完全实现人生价值,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尽管人们都力争健康长寿,人生总是有终点的。面对永恒的山水和短暂的人生,多少文人感伤万千。但是,王 羲 之 所 写 的《兰亭序》并没有停留在悲伤层面上,他把
  ” “三者连起来,分析文化一脉相承,从而指出了文艺作品的深远意义。
  因为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类文明的长河是无限的。只要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这些成果将长远地保存和发扬下去。从这个意义上看,人虽死犹生,人将得到永生。书圣王羲之及其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就是明证。
  人既然为文明而生,人的死也应有利于文明。如果能选择死后的安排,应考虑给后代多留一点文明,少惹一些麻烦。按照周恩来、邓小平的遗愿,骨灰撒向大海,这是范例。有的先烈没有留下名字,众多海葬者没有坟墓,但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作者:朱健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clh | 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