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 : 首页  校友文苑

生化班勤工俭学回顾

[日期:2017-09-28]         阅读:61 [字体: ]

王炳荣

湖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春。我所在的生化582班的学生是当年秋季从湖州师范学校三年级学生中推荐选拔而来,这是大跃进时期教育大发展的需要。

就读师专后,按照当时教育必须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学校党委决定把生化582班的课堂搬到农场去,在那里边学习边劳动,有利于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于是,在我们入学后的第二周,就打起背包奔赴离湖州20多里外的双井嶺农场。九月骄阳似火,40多个同学步行三个多小时,在湖州西郊黄龙洞山下的一座破旧不堪的寺庙中安营扎寨,两年的学习生涯从此开始。

双井嶺勤工俭学就是下地劳动。劳动和学习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完全视天气而定,天晴就下地劳动。天变了,不宜劳动就上课。劳动的主要内容,就是管理由开荒新辟的十来亩番薯(甘薯)地,在地里除草、培土、翻藤(将薯藤从畦的一边翻到另一边)等田间管理。就这样周而复始辛辛苦苦劳动了两个月,获得了番薯丰收。大家看着庙前场地上的一大堆番薯喜出望外,愉悦心情难以言表。成果是用汗水换来的,成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根据番薯的生物学特性,要使番薯长得大,首先,必须施足钾肥,钾元素能促进淀粉制造;其次,番薯生长的畦地日夜温差要大,有利于淀粉的积累;第三,要尽量减少薯藤不定根的生长,以免消耗过多养分。我们遵循上述原理,并贯穿于蕃薯培育、管理的全过程,所以喜获丰收。

秋收番薯以后,劳动继续进行,密播小麦和种植单株油菜王等高产试验。前者以失败而告终,因为小麦播种密度过大,不易通风透光,到拔节、抽穗时全部倒伏枯死,颗粒无收。单株油菜王试验,似乎成功。当时一位女生培育的单株油菜收获一斤多菜籽,按单株油菜的产籽量计算,产量不错,但从它占用的耕地面积、施肥量和培育管理所付出的劳动量等综合评估,无推广价值,也无果而终。次年春夏期间,种植水稻试验,因肥料充足,田间管理得当,水稻长势旺盛,丰收在望。然而不知何来的心血来潮,将多亩快要抽穗的水稻移植到一亩稻田中,欲放亩产十万斤的高产卫星,因为稻田不通风,全部闷死枯萎,这是违背科学,瞎指挥酿成的恶果。

一年后告别双井嶺,回到学校上课,勤工俭学继续进行。只是劳动内容变了,主要从事青蛙、鲫鱼、家兔等动物骨骼的标本制作。另外,根据天气择时去湖州南郊道场山采集野生植物,制作植物标本。这种劳动,既结合教学又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受益匪浅。制作成型的动、植物标本,经嘉兴地区教学仪器站配发给中、小学实验室,发挥了它的直观教学作用,有利于中、小学生的教学。

  据上述,我班的勤工俭学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成功归于理论指导实践,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结果,失败是违背科学,瞎指挥所致。这种教训要永远铭记。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clh | 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