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从专科到本科,为实现质的飞跃,经历了突如其来的 “怦然心动”,扼腕叹息的 “错失良机”,峰回路转的“死而复生”,直至正式更名为 “湖州师范学院”。 升格:怦然心动1997年,学校刚刚搬迁,并没有马上就升格的想法,计划等到三五年之后有了教学成果再作打算。当时中等师范学校的教育层次难以满足教育需求,正在全面改革中师,我校也在积极探寻师范院校发展之路。 出于师范毕业生三年的教育满足不了地方需求,我校便与湖州师范学校联合创办了小教大专班,在师范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年大专学习,这样的 “叠加”教育培训出的毕业生不仅基础知识扎实,而且说课、唱歌、跳舞等综合素质也很出挑。 11月26日,国家教委师范司司长马立一行来湖师专视察调研,这次视察,马司长对小教大专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把这种模式带回去设立一个调研课题,并建议我校可以与湖州师范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升格。 马司长的一席话激起千层浪,让当时没有升格打算的校领导们怦然心动,为什么不能以这个特色大专班为契机,一举争取到升格的机会?学校立即向市里、省里汇报,市委市政府也立即作出部署,准备将湖州师专、湖州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院进行合并,组建成立“湖州师范学院筹备小组”,并向省里作了汇报。 升格:错失良机1998年3月,副省长鲁松亭率省教委副主任等领导专程赶来视察,听取关于筹备三校联合升格的汇报。学校积极准备,请了专家组来考察评价、制定文件,经过省教委、省市政府,文件上报到国家教育部 (1998年3月10日,国家教委更名为教育部)申报升格本科。 从湖州市的报告 “湖州师范专科学校、湖州师范学校,湖州教师进修学院三校联合组建湖州师范学院”,到省教委的报告 “把湖州师范学校,湖州教师进修学院并入湖州师范专科学校,组建湖州师范学院”,也做了进一步的改变。 报告送到教育部后,教育部派出专家组到我校来考证。此时我校已拥有很多杰出成果———两个国家级的教学成果,8位教授,两个国家级教育奖,两个省级教育奖……属于先进师专,具备升格资格。由于信心十足,便没有再去教育部找任何一个专家进行进一步沟通,错失升格良机。 当时我校正逢40周年校庆,校长蔡清江原准备在40周年校庆时隆重宣布我校升格的好消息,发言稿中写有关于升格的贺词,没想到在校庆前得知我校在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评审中,18票赞成18票弃权,未能顺利批准升格。蔡校长震惊悲痛之余,只好忍痛临时修改了校庆发言稿,亲手划掉了那一段贺词。 升格:死而复生痛定思痛,校领导再三考虑,认为如果再做工作,并非没有再次升格的可能。于是来到省教委,希望通过省教委向上反映意见,提出请国家教育部计划建设司司长亲自前来考察。恰好这时计划建设司司长纪宝成正准备来浙江大学讨论招生计划,趁此机会,我校和省教委积极联系,请纪司长莅临考察。 这次考察中,学校精选了材料请纪司长审阅,并认真做了专题汇报。报告结束后,蔡校长诚恳地对纪司长说:“我积极地申请升格,不是说我不满足做一个湖师专的校长,想做一个师范学院的校长。我年纪也这么大了,要说我有什么野心也早超龄了,我做这些都是为了湖州市的发展。”这让纪司长听了十分感动,他说: “放心,这个愿望我会尽力帮您实现。” 送纪司长回去的路上,蔡校长恳请省教委领导让座,自己坐在纪司长旁,与纪司长深切交流。纪司长本身也是知名教育家,对于学校的教学情况也十分了解,便询问我校的师资力量。蔡校长介绍说师专里的教师将近一半是来自全国各地名牌大学,他自己曾在浙师大工作了25年,都有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 最终,我校后期的沟通与努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几经波折,于1999年,学校升格 “死而复生”,正式被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 “湖州师范学院”。
(校史研究室供稿 学生记者包一鸣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