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雁南,高级教师,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音乐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知心老师、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湖州市教学明星,2020年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今昔之感 | 师院长安
年少结缘音乐
青年踏入湖师
时光荏苒
带不走的
是青春的记忆
……
“我在幼儿园时开始学习手风琴,所以我一直是很喜欢音乐的。后来我又凭着手风琴特长进入湖州师院音师班。”
△左一为张雁南老师
“在湖师,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校庆演出。”张雁南回忆,当时她加入了铜管乐队,“每人演奏一种之前从未学习过的乐器,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合练,这种演出经历很有意思也令人难以忘怀。”一群少男少女,鲜衣怒马,意气风发,清晨伴日而起,子夜踏月而归,每天的排练结束后,虽有一丝疲惫,但每个人都收获着满满的快乐。
循着启蒙的灯塔
驾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
音乐由爱好到职业的转变
“每当想起教过我的那些老师,他们的声音仿佛都还回荡在耳边,在那段日子里,他们使我逐步触摸到了音乐的本质与内涵,并对音乐所具有的巨大能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指引我从一位音乐爱好者走上了专业的音乐教育道路。”儿时播下的一粒种子,沐浴了三年的阳光雨露后,开始茁壮成长。
在师院,张雁南勾画着自己梦想的样子,构思着自己奋斗的方向。这里是她音乐的起点和牵绊,也是她曾经拥有的青葱岁月,每每想起,张雁南脸上总是洋溢着青春和美好的笑容。
一生为一事 全力以赴
择一事 做一生
做一名好的音乐老师
她全力以赴
当一名好老师,是张雁南一直以来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她始终全力以赴。2016年,张雁南从工作了16年的城区龙泉小学交流轮岗到了织里实验小学,至此她全身心投入到乡村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中。
在张雁南到来后的几年里,学校不仅成为了区艺术教育实验学校,还先后拿到了全国校园影视节目金奖、湖州市鼓号队展演一等奖、吴兴区合唱比赛一等奖等前所未有的荣誉。正如织里实验小学校长周汉文说的:“张老师的到来,让学校的艺术教育如沐春风。”
由于教学环境和学生音乐基础的不同,张雁南灵活转变她的教学方法。面对“学生基础弱、音乐培训少,固定的教学方法达不到预期”的状况,她通过教学生使用打击乐器的方式让学生慢慢参与到音乐中来,于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与音乐的亲密度,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歌声起,雁南飞。如今的张雁南依旧忙碌,她计划将艺术融入学校的德育工作,筹备面向社会的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同时,她还将以校园剧为载体,构建以剧冶情、导行、树人的育人平台,畅通家校联系……
教学·教育 音乐·人生
格局放大
从教学到教育
以音乐辐射人生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更多人认可音乐的作用,接触音乐,融入音乐。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首要的就是要当好一名音乐老师。”
在乡村学校,普遍缺少给孩子展示自我的平台,他们的特长和爱好,也无法得到很好地引导。为给学生搭建更好的艺术展示平台,张雁南组建了多种类型的艺术活动社团,同时引入多方面的社会艺术资源。
△张雁南老师工作室合影
音乐教育的道路上,一个孩子都不能掉队。张雁南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乡村孩子能得到更好的音乐教育,个个都能城市孩子一样勇于表现自我。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带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团队,与他们一起分享教学心得、分析打磨教案、讨论教学方法,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教师,普惠每一个课堂,让更多孩子受益。去年疫情防控期间,他们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开发专题网课,推广到全省各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雁”过留痕
所有经历都是一种财富。
——张雁南
她受到过帮助,也感谢所有帮助过她的人——学校领导为她搭建工作平台,导师协助她参加比赛,学生的认可给她莫大鼓励,家人的支持和工作室成员的不懈付出给了她前行的动力。
她也遇到过困难,在织里任教的日子,每天两个多小时的通勤时间,一个小时的晚托时间,她披星戴月、不辞辛劳。但因热爱,张雁南数年如一日,克服种种困难,在教育的花园中穿梭、耕耘。
雁过留痕,回报她的是一个个荣誉奖项以及学生家长的赞不绝口。
张雁南老师寄语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湖州学习和工作,亲眼目睹我们湖州师院积极发挥学科优势、紧贴社会需求,不断提升影响力,培养各类人才,为湖州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校友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我希望在这样越来越好的学习环境下,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好这四年的时间,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
张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