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报告
根据《湖州师范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规定,现将2023年度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湖州市民政局、教育局的业务指导下,基金会严格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和《章程》要求,在各位理事、监事的共同努力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平台建设,提升对外联络和资源拓展能力,广泛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为建设“湖州师范大学”获取更多有利资源。
1.拓宽渠道,积极募资
一年来,基金会紧盯筹资主线不放松,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多渠道开展筹资活动。一是围绕校友中心落成、音乐学院校友分会成立、工学院建院十周年等重大事件,策划开展基金、实物等相关捐赠项目。二是进一步加强与湖州及周边企业的合作,引进杭州靑奇科技有限公司、湖州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湖州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等企业捐赠。三是与浙江泰隆慈善基金会、浙江圣奥慈善基金会、杭州市德信蓝助学基金会等慈善公益组织建立联系合作,引入捐赠项目。四是深入挖掘校友资源,上线微信小额捐赠平台,不断争取广大校友对母校的支持和捐赠。五是持续做好与香港亚非集团和陆氏家族的互动交流,保持在港乡贤襄助学校不断线。2023年,新签订捐赠项目33项,协议金额982.85万元,当年实际到账590.85万元,其中现金捐赠388.4万元,实物捐赠202.45万元;历年延续性项目15项,当年实际到账957.6万元,其中现金捐赠283.2万元,实物捐赠690万元。
2.奖优助困,助力发展
2023年,全校共设立41个公益资助项目,其中学生奖助学金类18项,支出现金合计106.75万元,受益学生1612人次;学生培训、竞赛、活动类10项,支出现金、物资合计167.06万元;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类7项,支出现金、物资合计1222.94万元;校园文化建设类3项,支出现金、物资合计37.46万元;学科、专业建设类3项,支出现金合计30.9万元。这些公益项目的实施,对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校园建设等都起到了有效的助推作用,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3.规范运作,提升管理
一年来,基金会坚持以《基金会管理条例》和《章程》为准绳,严格执行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委派学校计财处专人负责会计和出纳工作,认真做好年度预算与决算。规范基金会项目运作,协同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做好捐赠项目的筛选、对接、实施和评估等管理工作。按要求执行《基金会信息公开制度》,利用网站、官微主动向社会公布接受捐赠情况,以及各项奖助学金的评比、颁发情况,接受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认真落实民政部第30号令《基金会年度检查办法》要求,委托第三方审计单位完成2022年度财务审计工作,完成2022年度基金会年检工作。此外,我们加大基金会宣传力度,精心策划举办捐赠仪式、奖助学金颁发仪式、受助学生交流座谈、回访捐赠单位等活动,做好捐赠鸣谢,加强与捐赠人的常态化联络,及时反馈捐赠项目执行情况和效益,做好捐赠人的后期跟踪服务,增强捐赠人的获得感。
二、财务情况
2023年1-12月收入情况
捐赠收入:15640534元(其中货币捐赠6715988元,实物捐赠8924546元)
存款利息收入:153465.79元
理财收益:43078.82 元
合计:15837078.61元
审计费支出:1500元
银行手续费支出:413.3元
公益支出:15651104元(其中货币支出6726558元,实物支出8924546元)
合计:15653017.3元
截止2023年12月31日,湖州师范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净资产合计13788147.07元。
三、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年来,基金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一是人员配备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学校基金会与社会合作处、校友联络办公室合署办公,基金会日常工作仅有1名处室工作人员兼职负责,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既不符合基金会评级的相关要求,也制约了基金会的工作开展。二是拓展能力不强,捐赠回馈不够。目前基金会发掘潜在捐赠对象的触角不够敏锐,拓展捐赠项目的思路不活,方法不多,能力不强,对捐赠方的回馈也较为有限,未能形成互惠共赢的良性循环,致使部分捐赠项目不具有可持续性。三是校内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尚未形成,院系筹资发展不平衡。个别学院近年来仍未实现引进社会捐赠零的突破。
以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站位,凝聚共识,群策群力。要更加科学全面地谋划各项工作,提高学习研究能力,不断加强基金会自身建设,提升项目运作管理,进一步加强基金会与社会慈善机构及其他教育基金会的联系合作,加强与知名企业、企业家校友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基金会筹资功能,提高捐赠资金使用效益,使基金会做到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