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医学院(护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扎实做好2025级研究生新生始业教育,以及2026届毕业生的考博动员与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科学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路径。8月31日,医学院(护理学院)成功举办“优医说”第12期专题活动 ——“新形势下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主题报告。活动邀请我校2018届优秀校友、浙江大学医学院求是副研究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浙江大学临床医学博士李佳锋,我校2016届优秀校友、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教师、浙江大学护理学博士蔡倩担任主讲嘉宾。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医学院(护理学院)相关领导、辅导员和300多名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董建新主持。
李佳锋系统分享了他从我校临床医学本科到温州医科大学硕士,再到浙江大学博士,最后入职“浙一医院”的全周期成长经历,为在场学生系统梳理了医学研究生阶段的关键发展节点。涵盖硕士期间学业规划、考博准备、求职策略、科研实践等核心环节,强调了科研业绩和英语对考博的重要性,并围绕文献高效阅读、实验科学设计、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课题申报要点等内容,结合自身实践案例分享了可复制的科研经验。针对就业选择,李佳锋校友还列举了身边同学的多元就业去向,倡导同学们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理性就业观,避免好高骛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明确方向。
蔡倩聚焦自己“读研-就业-读博-再就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她结合当前科研经费收紧、岗位竞争加剧、交叉学科兴起的行业背景,深入剖析了医学研究生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实现精准自我定位、高效资源转化与科学职业选择。在申博指导环节,蔡倩校友从选校选导的底层逻辑、报名材料的筹备技巧到复试应答的核心要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 “申博指南”;同时,她还发起 “每天精读 10 篇文献,连续坚持 100 天” 的科研能力提升挑战,鼓励同学们以常态化积累夯实科研基础。分享尾声,她引用 “张华考上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销售: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传递了 “多元发展皆可出彩” 的职业价值观,引发在场学生强烈共鸣。
董建新紧扣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政策调整方向与就业市场动态变化,深入剖析了新形势下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发展机遇与现实挑战。他强调,医学研究生要尽早树立清晰的学业规划,并建立合理的就业预期,主动将模糊的长期发展规划,拆解为可落地的阶段性行动方案,切实避免在学业成长中陷入“方向迷茫、行动空转”的被动困境。针对同学们普遍关注的成长困惑,他进一步寄语全体同学:“以深度思考锚定发展方向,以务实行动对抗成长焦虑”。面对医疗行业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大家不仅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在实验中锤炼科研思维,在文献深耕中积累学术视野,以此打磨科研硬实力;更要在专业知识学习中筑牢理论根基,在科室轮转中提升临床能力,以此夯实专业基本功。与此同时,还要主动打破认知壁垒、拓宽职业视野,不局限于单一发展路径,精准捕捉“健康中国”战略下医疗卫生领域的人才需求机遇。
活动结束后,两位校友还实地参观了南丁格尔教育馆等特色场馆,深入了解学院办学历史与育人理念。本次活动在热烈的互动交流中圆满落幕。与会研究生反馈,学院领导和校友的讲解,不仅有效缓解了学业规划与就业选择的双重焦虑,更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行动指南。据悉,医学院(护理学院)将持续深耕“优医说”系列交流平台,紧扣医学研究生成长成才需求,通过邀请校友、行业专家等分享经验,为培养高素质医学高层次人才、助力国家医疗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更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