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逢盛夏,访学正当时。正值生命科学学院全力推进博士点申报的关键节点,学院 “聆听校友青衿志,薪火相传启新程” 暑期社会实践团聚焦水产专业发展,精心选取四位优秀博士生校友开展专项走访活动。实践团成员怀揣对学科成长的渴望,围绕考研深造、学术科研、职业发展等核心话题与校友深度对话,在思想碰撞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学院博士点建设凝聚校友智慧。
此次走访的四位水产专业博士校友,虽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和学术赛道,却都以各自的经历为学院学子和学科发展带来了深刻启发。
周燕老师结合自身从本科到博士的成长轨迹及回校任教后参与学科建设的经历,从专业学习方法的打磨、科研方向的选择到如何平衡学术理想与现实发展,进行了细致解答。
仇宗胜学长结合东南亚学术圈的多元交融特点,分析了不同地域水产研究的特色优势,建议学院在博士点申报中突出区域研究特色,加强国际科研合作,还针对同学们关注的留学选择问题,呼吁 “回归学术本心”,以研究兴趣为导向选择深造方向,同时理性规划留学成本。
首位获CSC奖学金的张诗浩学姐分享了留学申请的宝贵经验,强调高绩点的积累、科研实践的沉淀是叩响海外名校之门的基石,面对英语瓶颈要善于挖掘自学资源,以持之以恒的韧性实现突破,半工半读与申请奖学金的尝试也能为缓解经济压力提供可行路径。
任若琛学姐则为同学们深度解锁了考博全流程的成长密码,针对国内考博的关键环节,从院校与导师的 “精准定位”、备考节奏的 “时间智慧” 到科研心态调整的 “收获哲学” 进行了系统拆解。
从重回母校任教的师者校友,到海外深造的追光者,再到国内学界深耕不辍的潜心研究者,四位水产专业博士的成长轨迹虽各有不同,但都彰显着 “深耕学术、反哺学科” 的共同追求。实践团在系列访谈中深刻体会到:学科的发展需要代代相传的坚守,博士点的申报不仅是学院发展的里程碑,更是校友与在校师生共同的期盼。
此次走访活动不仅是经验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传承。生命科学学院将把校友的智慧与建议融入博士点申报工作中,持续搭建校友与学院的交流平台,让 “青衿之志” 在对话中明晰,让 “薪火相传” 在行动中延续。相信在师生与校友的共同努力下,学院一定能顺利实现博士点突破,为水产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培养更多服务国家水产事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