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 : 首页  校友文苑

原湖州卫生学校迁校纪事 ——从三天门到新华路

[日期:2025-10-09]         阅读:10 [字体: ]

原湖州卫生学校迁校纪事

 ——从三天门到新华路

沈 志 坤

三十年的沧桑演变,三十年的生生不息,三十年的风雨兼程,三十年的桃李满园。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的今天,汇集了前身湖州卫生学校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射出多少莘莘学子的勤奋好学。如今的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已经拥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三个本科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入选为第一批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在浙江省内率先开展的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专业已成为学校专科特色专业2012年学院承担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了湖州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硕士点)零的突破

从中等专业教育到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实现了医学人才培养的大跨越。然而,始终记得,曾经的湖州卫生学校历经风风雨雨、沧桑岁月,几经搬迁、几度更名。们走过的每一步,都倾注了卫校人的艰苦奋斗和卓越贡献。1981117日,由于恢复历史文化遗址的需要,当时的湖州卫生进修学校 (后更名为湖州职工中等卫生学校)从南浔小莲庄搬迁到湖州三天门原湖州第三医院旧址学校占地43亩,校舍面积只有10431.07㎡,教学环境和教学实施等都不完备。而且,学校背邻4个采石矿,距离校区最近的一个石矿不300米,整天炮声隆隆,炸飞的矿石经常砸落在校园,师生们整天提心吊胆。19855月上旬的一天中午,有一块飞石击穿了学校餐厅的屋顶,砸中了一位正在排队买午餐的女生头部,急送医院救所幸诊治后没有大碍师生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和学习。

湖州卫校三天门校址

湖州卫生进修学校小莲庄校址

 19881月,经浙江省教委批准,将湖州职工中等卫生学校、湖州一院护士学校、湖州二院护士学校合并组建为湖州卫生学校,学校总部设在三天门原湖州职工卫校的校舍,另设两个分部,即一分部、二分部分别设在原湖州第一医院护士学校、第二医院护士学校的校舍,校园格局基本不变,市政府投入11万元在学校总部建造一幢二层楼共8间教室的教学楼。同年招收医士、护士和助产士等三个专业共160名学生。

 19893时任长兴县卫生局长陈天民同志调入湖州卫生学校担任学校校长。陈校长到校后思考的第一件事就是搬迁校址。他在一次干部会议上发誓:如果学校搬迁不成我就不当校长。从那时开始,除了学校教学等日常工作运转外,陈校长主要精力倾注在学校搬迁工作上为了学校校址搬迁他经常往市里省里政府部门到处奔波,但得到的答案不是无钱迁校就是没有教学规划用地等理由,让迁校的梦想一次次化为泡影。有人他别搞迁校了,迁校是政府的事,靠学校的力量是办不成的,你还是安安稳稳当几年校长早点退休算了。但迁校短期内难于实施和好心人的劝告动摇不了陈校长迁校的决心。

 19939月初学校领导班子作了调整我被任命为副校长,分管行政和基建,主要任务是协助校长负责校址搬迁。领导班子调整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讨论如何实施学校搬迁。会后第二天上午,我陪同陈校长到市政府向分管文教体卫的副市长张维娟汇报学校的办学条件及学校整体搬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市长听取我们的汇报后表示:湖州卫生学校是我市自己创办的中专学校,湖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紧缺,湖州医学教育事业需要加快发展,学校为了校址搬迁四处奔波的事迹非常感人,但迁校工程事关重大,学校尽快起草迁校报告和可行性计划,包括资金筹集等,由市卫生局签署意见急送市政府,并表示亲自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力争尽早实施学校搬迁计划项目的立项专题汇报会后我们就起草了湖州卫生学校迁校报告和学校搬迁的可行性计划及实施方案。在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和张副市长的周密协调下不到2个月的时间,湖州卫生学校搬迁计划得到市政府的批

,同年12月完成了湖州卫生学校新华路新校址的土地划拨和基建工程项目立项。

校址搬迁工程立项后,基建资金是摆在学校领导班子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由于当时湖州市财力有限,市政府划拨20万资金作为学校搬迁工程启动经费迁校主要资金由学校和市卫生局筹措市政府将给于政策支持。在市卫生局的协调下,市政府同意学校招收定向自费护士专业班(捐资助学),学生定向分配于湖州市、区医疗卫生单位,学费收入全部归学校搬迁工程作为专项资金。计划1993年到1996期间共招收三届捐资助学护士专业学生 150名。

为了进一步筹措资金,学校领导班子及相关人员分工负责、分头行动、四处奔波。199311初的一天,我和陈校长专程去省计委找到综合处陈桂檀处长向陈处长汇报了我们学校的搬迁计划和存在的资金困难,陈处长当即回答说,湖州卫生学校是湖州市市管学校,建设经费应当由地方财政划拨一周后,我和湖州市计经委综合处吴振振处长一起又一次到省计经委陈处长办公室汇报工作,并邀请省计经委相关领导来湖州实地考察,那天上午陈处长因忙于其他事务的处理,我们在其办公室整整等了3个小时,直至中午快12时陈处长陪我们在政府机关餐厅用了工作餐,餐后又回到陈处长办公室继续汇报和商议迁校相关事项,到下午二点左右,陈处长终于松口了,对我们说:“准备将你们迁校的情况向计经委分管领导汇报,力争挤出一部分作为你校搬迁工程”,听到陈处长的这样答复,我们很高兴的离开了陈处长的办公室,后来又多次去省计经委找了综合处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了争取省财政的资助我们一次次的奔赴省计经委、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终于落实迁校部分专项资金。另外,知香港大业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炳麟先生曾经在全国多地捐助社会事业建设,而且沈老先生我们双林同乡,我们不妨找找沈老先生,也许会得到一些资助。我们向张副市长汇报了我们有意要找沈炳麟寻求资助的想法,张副市长当即表示赞同并答应牵线搭桥。一周后我和张副市长专程赴上海拜访了沈老先生并将我们学校搬迁计划和存在资金的缺口等情况向沈老先生作了详细的汇报在热情洋溢的交流中沈老先生得知自己家乡建造学校,当即表示支持湖州家乡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愿意为湖州卫生学校的建设奉献微薄之力,并委派经纪人专程来湖州实地考察后慷慨解囊,捐资22.5万元用于建造卫校教学楼命名为“德恩楼”。就这样,通过我们不畏艰辛多渠道筹措资金,使迁校基建资金逐步得到落实使基建工程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基建资金基本有了着落,但搬迁工程施工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新华路划拨的68校址规划土地上有55住户需要拆迁,其中一期工程31住户要拆迁。这些户大多数有过拆迁经历,动迁工作难度非常。学校成立了基建动迁工作小组,由我担任组长,基建科长陈继读、财务科长孙兆康、出纳钟继荣等组成的动迁班子。受校长的委托,动迁班子成员在工地现场办公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不管刮风下雨,围绕拆迁户走门串户,一趟又一趟的走访,一次又一次被拒至门外。但我们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做好工作,宣传拆迁有关政策,找准各个突破口,谈妥一户拆除一户。有一次我们与一家拆迁户谈到傍晚7点多钟才达成协议,为防“节外生枝”当拆迁协议签订后当即由拆迁施工队连夜将拆迁户的房子拆除。当第二天拆迁户有悔意时,面对的已是一块平整的土地了。就这样,动迁基建班子成员不辞辛劳的工作,经过一个多月时间完成全部31户的拆迁,使基建工作顺利进行。

后记:经过卫校人多年不断追求和坚持,在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湖州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倾力相助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湖州卫生学校迁校工程终于在19941月破土动工,历经20个月的日夜奋战,于1995815完成了湖州卫生学校一期工程的建设。1995828是一个难忘日子,当一辆辆满载着老师办公用品、图书、实验器材以及学生生活用品的车辆从三天门缓缓向新华路新校址时,师生们欢呼雀跃我们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热烈的欢呼声中,师生们挥手向三天门址深情告别,向新的征程出发。

沈志坤,男,19542月生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1月退休,退休教工医学院党支部书记。

曾任湖州卫生学校副校长、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等职。曾担任全国卫生教育管理学会理事、湖州市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湖州市农村卫生协会副会长等社会兼职。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