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与回响 | 班主任——我的新角色
沈晓春
1986年8月下旬,暑气未消,蝉鸣正稠。我在上海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完成为期一年的进修后,重返熟悉的校园。开学前的物理科全体教职工大会上,科主任徐林祥老师的声音清晰有力:我被任命为8605班班主任。
那是一个满载希望的夏天。8605班——全班都是刚刚通过暑假录取的新生,我将成为他们求学路上的引路人。
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我特意提早赶到教室。没想到,推开门的瞬间,映入眼帘的已是满室青春的面庞——没有一个学生迟到。他们安静地坐着,眼神清澈,带着些许拘谨,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那一刻,我心头的暖意悄然涌动:原来期待的,不止我一人。
站在讲台上,我首先介绍了自己,也分享了通过档案对每位同学的初步了解。当我准确地说出一些同学的兴趣特长或家乡时,台下响起了轻轻的惊叹和会心的笑声。这个小小的“伏笔”,是想告诉他们:从见到你们的名字那刻起,我便开始认识你们;从站在这里开始,我们便要共同书写8605班的故事。
我的目光缓缓扫过整个教室,与每一双眼睛相遇——那里有期待,有信任,有跃跃欲试的朝气。他们的回应无声却有力,让我原本演练过无数次的紧张,化作了坚定的信心。我知道,一段美好的师生岁月,已在这秋光初绽的清晨,悄然启程。
岁月流转,情谊沉淀。后来,8605班一位同学在校文艺刊物《碧浪湖》上发表了一篇散文,真挚记录了我们共处的时光。如今重读,往事历历,如在目前。谨以此文,作为那段无悔岁月最温柔的注脚。

1988年7月,8605班的同学们即将毕业。我邀请了科里几位老师,与全班一起合影留念——那张照片,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在中间的集体照,意义非凡。

毕业后,同学们奔赴浙北各地,我也为解决夫妻分居问题,告别湖州,调回老家桐乡,进入县外经贸委工作。虽相隔一方,但彼此心意相连。为便于联络,我特地编印了一册《8605班同学通讯录》。此后十年,大家正值事业上升期,地址职务几经变动,于是在1998年12月,我又更新重印了一次。
情谊不曾随岁月淡去。2017年元旦,时任吴兴实验中学校长的8605班班长金凯民,带领近二十位同学前来桐乡相聚。他们之中,有平湖行知中学校长丁仿明、湖州五中高级教师吴希平与其女儿张岚焱(当时是南京审计大学大四学生)、《湖州日报》记者汪锡平与妻子、平湖新埭中学高级教师金中华、安吉孝丰中学“最美教师”韩家顺,以及在桐乡工作的陆卫清、姜海勇、汤国华、褚杏英、颜旭贤,还有海宁锦尚服饰的董事长曹明与妻子张文花总经理。
那一年,正值我六十虚岁。我在国际大酒店设宴款待,凯民请希平的女儿岚焱为我献上鲜花。我们畅叙往事,展望未来,彼此合影,笑声不断。最后,大家围在我身旁,拍了多张温馨的团聚照。


未能前来的几位同学——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校长胡晓华、国家首批教师国培计划专家邹六根、湖州市教研室主任唐波、南浔区教育发展公司总经理屠进帆和南太湖新区旅游发展局副局长王明辉等,也纷纷来电问候,心意一如往昔。
邹六根在师院求学时,我便曾与他一同骑车回他太湖边的家,拜访过他的父母。多年来,他凭借自身努力,创立了名为“行动德育”的课程体系,现在是浙江外国语学院德育研究所首席专家,其草根德育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引起了时任副总理张高丽、刘延东的关注。近十余年来,他每年在全国各地讲课超过两百场,每次来桐乡为教师们授课,总会邀请我到场或特意来看望我。后来,他在老家罗溇建了一幢乡间别墅,多次邀我前去。2020年7月31日,我与妻子前往做客,再次拜见了他的双亲。他还特意将主卧收拾出来让我们下榻。当时,我见他餐厅的墙面还空着,便特地请我的乌镇同乡、书法家章柏年老师题写了一幅作品赠予他,为他补壁。


2024年5月末,在桐乡丰子恺学校与现代实验学校,浙江省教育学会项目化学习分会的换届选举暨“项目赋能·美师优课”教学比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时任会长的胡晓华与秘书长唐波,在议程间隙,抽出时间与我欢聚一堂。会议首日,我的故友,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教育学会会长韩平也亲临会场。1980年寒冬至1981年盛夏,我和韩平在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进修时同住一寝,近半个世纪后,在这样一个充满使命感的场合重逢,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的瞬间,万千感慨涌上心头,那不仅是同窗之谊,更是一段共同成长岁月的见证。
2025年春,湖州铁佛寺的梅花开了。在网红效应的推动下,各地游人蜂拥而至,赏梅一时风靡。在湖州工作的同学们纷纷邀我前去一聚。3月13日下午,友人金云江驾车陪我同行,他在浙江农大时的同窗言翔也在湖州工作,多次相邀。

寺内两株古梅正绽得绚烂,游人如织,已成网红打卡地。我们驻足细赏,云江喜爱摄影,拍下不少梅姿。晚间在徐缘府潘家廊聚餐,大家谈起梅花何以吸引如此多人前来,众说纷纭,却也难有定论。
席间,金凯民提起一段往事:1988年他刚从湖州师院毕业,在湖州四中任教,铁佛寺就在隔壁。那时寺中铁佛被置于墙角,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尚弱。言谈之间,岁月如河,缓缓回流。
2025年8月7日至9日,由我牵头组织的桐乡市温州商会第二届城市掼蛋精英赛举行。胡晓华及其队友欣然应邀,投身于这场智力的切磋中。牌桌上,我们沉着应战,默契配合;牌桌下,交流轻松愉快,气氛热烈融洽。一场比赛,仿佛是一次师生情谊的加温,将我们从严肃的学术殿堂,带入到生活雅趣的另一个层面,见证了一段跨越身份与场合的深厚情谊。

作者简介:沈晓春,1977年考入我校物理系就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回家乡桐乡工作,先后在桐乡市外经贸局和行政审批中心工作。
